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王勤 鄒健 廖云峰)開展人工增殖放流,保護水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10月24日上午,衡陽縣2025年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縣城飲用水源保護區(qū)碼頭此舉行。自2013年以來,衡陽縣已連續(xù)13年在蒸水河段開展人工增殖放流,共投放魚種3340余萬尾。衡陽縣委副書記、縣委宣傳部部長劉洋,副縣長劉禮根,縣政協(xié)副主席廖雙九等出席。
等待投放到蒸水河的魚苗。王勤攝
蒸水河是衡陽縣的母親河。為進一步加強魚類資源保護,促進漁業(yè)生產(chǎn)發(fā)展,提高水體自凈能力,達到以魚凈水,以魚養(yǎng)水、凈化水體、改善水質(zhì)的目的,衡陽縣決定,從2013年開始,每年在蒸水河流域舉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動,增加蒸水河流域魚種群和數(shù)量,實行“人放天養(yǎng)”,不投餌施肥,讓它們在自然狀態(tài)下覓食水中的浮游動物、浮游植物、微生物等。
衡陽縣2025年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現(xiàn)場。王佩璐攝
蒸水河畔,魚躍人歡。據(jù)了解,此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動,衡陽縣共斥資20余萬元,投放5厘米以上的冬片魚種70萬尾,其中草魚10萬尾,鳙魚、鰱魚、青魚各20萬尾。為增加生物多樣性,補充和恢復野生中華草龜?shù)姆N群數(shù)量,此次還投放了10厘米以上的瓦氏黃顙魚10萬尾,中華草龜1萬尾。
為確保人工放流效果,有效恢復全縣重點水域水生生物資源,加快水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修復,近年來,衡陽縣還出臺了《關于全縣重點水域?qū)嵭惺杲兜耐ǜ妗罚瑳Q定將蒸水(除縣城飲用水源保護區(qū)實行全面禁捕外的水域)、武水、演水天然水域納入十年禁捕水域,禁捕時間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至2030年12月31日24時止。在此期間,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的捕撈船只進入禁捕水域作業(yè),嚴禁制造銷售禁用漁具、宣傳禁止捕撈方法,嚴禁野生河魚上市交易,嚴禁“一人多桿、一桿多鉤”垂釣。同時,衡陽縣還依托智慧漁政平臺,全天候加強漁政巡護力度,對出現(xiàn)的電魚、炸魚、毒魚等非法捕撈行為及時依法依規(guī)給予嚴厲打擊,全力守護一江碧水。
責編:王汝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









